近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巢志茂在微博中晒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团队公开发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34 例临床研究》部分临床数据。
 

▲相关数据对比图
 
数据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患者平均体温恢复时间 2.64 天,症状消失时间 5. 15 天,平均住院时间 7.38 天,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死亡率以及轻症转重症率的对比。在 52 例患者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接诊普通型 27 例、重型 6 例、危重型 1 例;西医治疗组接诊普通型 13 例、重型 4 例、危重型 1 例。
 
普通型转重型发生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27 例有 2 例(7.4%),西医组 13 例有 6 例(46.2%)。
 
中西医治疗组 34 例转院死亡 3 人,死亡率 8.8%。西医组 18 例治疗中死亡 1 人,转院死亡 6 人,死亡率 39%。
 
中西医结合疗法,死亡率降为纯西医组的 22.7%。轻症转重症的比例仅为纯西医组的 16%。
 

▲张伯礼亲率团队奋战在抗“疫”一线
 
张伯礼详细介绍了相关数据,52 例患者年龄 53.94±12.71 岁,男性 44.2%,女性 55.8%,发病到住院时间为 7.44±2.99 天,主要症状占比:发热 75%、乏力 61.5%、咳嗽 50%,其他症状 34.6% 等。中医证候诊断以湿毒郁肺、疫毒闭肺及湿热蕴毒为主。
 

▲治疗数据图示
 
两组治疗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15±1.68)天,西医组(7.15±2.12)天;体温复常时间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64±1.31)天,西医组(4.38±1.90)天;平均住院天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7.38±2.06),西医组(9.59±3.59)天;其他伴随症状消失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29 例(90.6%),西医组 7 例(63.3%);CT 影像好转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88.2%,西医组 68.8%;临床治愈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32(91.4.1%),西医组 11(61.1%);普通型转重型及危重型发生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2(5.9%?),西医组 6(35.3%?);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死亡率 0,西医组 5.6%。
 
在治疗过程中,因病情加重转至传染病医院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是 3 例,转院率 8.8%;西医治疗组 6 例,转院率 22.2%。以上 9 例病人终点结局为治疗失败,即死亡。
 
“综上数据比对,可以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能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危重症的发生率。”张伯礼表示。
 
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过程中,西医治疗的方法是,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利巴韦林、a- 干扰素、洛匹那韦 / 利托那韦、奥司他韦等;抗感染药物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类及青霉素类药物等;丙种球蛋白;甲基强地松龙;机械辅助通气治疗。
 
中医治疗的主法是,使用汤剂的比率占 88.2%,运用湿毒郁肺方、疫毒闭肺方等;中成药用连花清瘟颗粒、金花清感颗粒、藿香正气水、体外培育牛黄等;中药针剂用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其中血必净注射液的使用率占 88.2%。
 
 
其中,就中医治疗中使用的连花清瘟而言,当前粗略估算在湖北省有 45 万人使用连花清瘟,武汉所有方舱医院也将连花清瘟作为基础用药使用
 
把非典时期的“主力战将”中药重新披上治疗新冠肺炎的战袍,这也算是“老药”新用了。可喜的是,老药虽老,治疗新症毫不含糊。
 
在 2 月 18 日广东省政府召开的疫情防控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团队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子峰指出,针对连花清瘟抗新冠状病毒及抗炎活性展开的细胞模型研究发现,连花清瘟对常见冠状病毒(HCoV-229E)和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引起细胞病变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子峰
 
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应用连花清瘟颗粒联合常规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54 例,研究表明:患者治疗3天后,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消失率分别为 47.5%、35.1%、20.0%,治疗5天后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消失率分别为 62.5%、59.5%、50.0%,治疗7天后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消失率分别为 80.0%、75.7%、76.7%;胸闷、呼吸困难、湿啰音消失率分别为 84.6%、100%、89.5%;有效率为 81.6%,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通过这次全民抗疫,传统中医药治疗西医束手无策的新症发挥了大作用来看,中医药有可能被众多医院和群众重新重视起来,纳入日常治病“主力军”。